菊花石是中华传统的观赏名石,因自然纹理酷似菊花而得名,又被称为“会唱歌的石头”。
菊花石的质地坚硬,外表呈青灰色,里面有天然形成的白色菊花形结晶体,看上去很像自然界的菊花。其中的“菊花”部分,“花蕊”是晶粒状矿物的集合体。“花瓣”是一个个菱面体晶体形态紧挨或断续连接所产生,矿物成分依据品种不同而有所区别,其长短不一等柱状矿物集合体,以花蕊为中心向三度空间做放射状排列,形态万千,蔚为奇观。
目前,我国通过颜色的划分将菊花石分为彩色菊花石、褐色菊花石和黑色菊花石三大类。
彩色菊花石
彩色菊花石是地质中的天然花卉,独产于湖南省浏阳市古港镇,形成于2.7亿年前的浅海中,其资源已相当有限。花瓣形状逼真,层次丰富,质地坚硬细腻,玉洁晶莹,酷似迎霜怒放的秋菊,它石材颜色丰富,石质坚韧细腻,且含有对人体有益的锶、硒等微量元素,更突出了菊花石的珍奇。工艺美术大师按照彩色菊花石的天然形态,经过精心雕琢,反复磨砺,便成为举世稀奇的工艺美术珍品,是最具收藏和欣赏价值的菊花石品种。
中国原地矿部将菊花石列入宝玉石类,而彩色菊花石,更是宝玉石中的瑰宝!它“珍”在举世罕见稀有,全球唯湖南浏阳磊狮山独有。它“奇”在异彩纷呈:常见的菊花石原料颜色单一,石材呈灰黑色,花为白色。彩色菊花石多呈白色、乳白色、粉红色、浅黄色,异彩纷呈。它“贵”在形态自然逼真:彩色菊花石花形硕大(最大花直径达87厘米),花蕊突出、花瓣层出分明,变化万千,酷似迎霜怒放的秋菊!
湖南浏阳磊狮山彩色菊花石矿,在石料的开发研究利用上为领军企业,为菊花石雕提供了珍贵的原材料,大大提高了菊花石行业的艺术价值及收藏价值,促进了民族传统文化产业的新发展!
褐色菊花石
褐色菊花石主要出产于湖南浏阳永和,为浅灰带褐、灰白色,其基质颜色偏褐,呈浅灰黑色或浅灰褐色,肖氏硬度(HSD)为53,硬度适中,易于雕刻,易于抛光,是理想的石雕材料。
花形较小的浏阳褐色河石质较硬,花的层次较少,易于抛光。
花形较大的浏阳褐色河石硬度适中,易于雕刻造型,花色与基质颜色对比强烈。
浏阳民间艺人根据永和菊花石的菊花花径大小、花瓣长短、疏密特征,有的称绣球菊、铜钱菊、金钱菊,有的称蝴蝶菊,有的称蟹爪菊和鸡爪菊,有的取名竹叶菊,龙葵菊等等。浏阳菊花石花蕊明显可见,少数见双蕊,一般0.3-1.2cm大小。花瓣密集,数量一般有30-70瓣,花瓣平直,花朵大小均匀,一般长大于2cm,宽0.05-0.4cm。
黑色菊花石
黑色菊花石主要出产于湖北宣恩,花色白色,较纯,基质灰黑色或黑色,石质较脆。湖北菊花石花形多为蝴蝶花形、爪花形和圆柱花形。圆柱花形的花蕊明显,立体形态成棒状,有一定弯曲,宽0.2-1.5cm,长3-13cm。蝴蝶花形的花蕊不明显。花瓣一般有10-40瓣,多弯曲,大小不均匀,有分枝复合、穿插等现象。一般花瓣长1-30cm不等,宽0.2-3cm。
花形不完整,花瓣(同一朵花)大小悬殊,且弯折,花瓣稀疏,花形变化复杂多样,尤以蝴蝶花形多见,花朵分布密集,小者秀气可爱,大花粗犷豪放,有较高的观赏价值。
可用于雕刻各类摆件、笔筒、砚台、烟灰缸、印章等。根据颜色可分为本色和上色两种。
辨别菊花石真假的基本方法
出自天然裸露环境下的完整菊花石几乎已经绝迹,利用人们仰慕菊花石而又不懂菊花石的心理,用其它的石花哄骗顾客。顾客可以根据其色泽是否自然天真加以判别。
将真正的菊花石嫁接在其它石材上或者嫁接在同质石材上。这种情况,仔细观察一下就可辨别。虽然形成菊花石的基材可能有多种,但两种或多种基材相邻线肯定不会整齐划一,也不会中间另有胶质。
菊花石的花心是菊花石的灵魂。菊花石上的菊花如没有花心或者花心是另外加上去的,其艺术性和价值都会大打折扣,因而,无心或另加上去心的菊花石就只能算二等品了。无心,一有即可看出,虽然有的无心菊花仍然非常漂亮,但还是算有缺陷。
真正的菊花石中心一般应有一个和花瓣基本同色的晶石,花瓣从中心晶石向四面八方呈放射状分布,所以,如石材不厚,从背面也应该可以看出花瓣的延伸部分,从理论上说,如石材为圆体,则从任意方面打磨,都应该可以显现出一朵完整的菊花。上等的菊花石基材必须紧密、坚硬,菊花必须完整无缺、清晰动人,整个菊花石应该色泽自然,以尽量少的人工介入为好。